首页 大圣娱乐直属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大圣娱乐直属 > 新闻动态 > 苏联前后仅用了4分钟,动用16枚洲际导弹,美航母也不敢轻举妄动

苏联前后仅用了4分钟,动用16枚洲际导弹,美航母也不敢轻举妄动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25    点击次数:57

1946年,在美国,由海曼·乔治·里科弗领导的一组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全球首艘核潜艇,命名为“鹦鹉螺”号。

1952年,"鹦鹉螺"号开始建造,经过一年半的努力,于1954年1月首次试航并取得成功。这一事件标志着全球核潜艇的发展与应用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。

随后于美国,苏联也加速了本国核潜艇的研发进程。到目前为止,全球范围内已有六个国家,包括美国、俄罗斯、中国、英国、法国以及印度,先后公开表示已具备核潜艇。

今日聚焦于昔日与世界霸主美国齐名的“超级大国”——苏联所研制的德尔塔级核潜艇。这款潜艇具备在短短4分钟内发射16枚洲际导弹的能力,即便是强大如美国,也难以企及。

【“超级大国”,争夺世界霸权】

依据任务差异与所携武器类型,全球各国的核潜艇可被划分为以下几类:战斗型核潜艇、战略导弹核潜艇、远程导弹核潜艇以及研究用核潜艇。苏联所研发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系列,统称为德尔塔级核潜艇,此系列下共有五个型号的发展,分别是基础型德尔塔,以及后续的德尔塔1型至4型。德尔塔级核潜艇是苏联建造数量最多的战略导弹核潜艇。

该型核潜艇在作战与技术领域均表现出色,苏联的德尔塔级核潜艇的实力不容小觑。

核潜艇的迅猛进步根植于“冷战”背景之下。1946年,全球舞台上的两大巨头——美国与苏联,开始了对世界主导权的激烈角逐。

然而,历史上先是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,紧接着不久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。

尽管苏联和美国都极度渴望获得全球的主导地位,但它们均不敢贸然采取军事行动,同时也在竭力预防世界性的大战爆发。

因此,双方国家在局部冲突代理、科技研发与军事装备比拼、宇宙探索竞赛以及国际外交舞台上的较量等多个领域,展开了激烈的对抗。

在当前这种背景下,苏联与美国的军事实力及装备水平均持续提升。

在“冷战”初期阶段,经历二战后的美国占据了显著优势。然而,进入70年代,苏联迅速崛起,两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,最终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。自此,美苏两国并肩前行。

至此,“冷战”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,苏联本土设计的核潜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。在这一时期,苏联核潜艇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。依靠自主力量,苏联不断推进核潜艇的技术革新,使其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。这一系列的进步标志着苏联在核潜艇领域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。

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核潜艇应运而生,基于德尔塔级前几代核潜艇的经验与优化,德尔塔4型的代表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在性能上远超美国同类潜艇。

“乌拉尔隐卫”号核潜艇于1982年竣工,并于三年后,即1985年,正式服役。它是德尔塔4级核潜艇系列中的第二艘潜艇。

“叶卡”号潜艇长度为167米,宽度为12米,最大潜深约400米,排水量可达到1.2万吨。在水下航行时,它的巡航速度能够达到24节。

“叶卡”号舰船总计能搭载140位军事人员,装备方面包括4具鱼雷管及16个导弹发射装置。

该装备搭载的是R-29RM型潜艇发射弹道导弹,其射程可达8300公里。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天文导航系统,导弹的命中精度极高,圆概率误差仅为250米,其打击能力无可匹敌。

当下,苏联与美国的战略核潜艇在北冰洋海底进行了长时间的对抗,该区域为战略核潜艇提供了极佳的隐蔽条件。

选择如此遥远的位置,存在另一个关键因素。拿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来说,彼时苏联与美国的核潜艇在射程上几乎持平,均超过8000千米。

这意味着,苏联与美国的核潜艇,即便不出动至北冰洋以外,也能有效覆盖并威胁到北半球的任意地点,从而向对方施加强大的战略威慑力。

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期间,他下令苏联所有核潜艇转移至北冰洋区域,意图增强对美国的战略威慑。某次军事演习中,苏联在短短4分钟里成功发射了16枚导弹,这一速度远超美国核潜艇的表现,令其难以企及。

【4分钟内,发射16枚导弹】

经过多次迭代与优化,德尔塔4型核潜艇系列最终诞生了令美国核潜艇难以匹敌的“叶卡捷琳诺斯拉夫”号。然而,“叶卡捷琳诺斯拉夫”号的强大与先进性,并非仅凭言辞所能充分展现,必须通过实际的军事演习来验证其实力。

2021年,环球网发布了一篇报道,标题为《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堡号核潜艇结束服役,近两年停泊于港口未使用》。该报道提及了该潜艇曾成功发射16枚洲际导弹的历史事件。

1989年8月6日,苏联计划展现其先进的军事装备实力,决定实施一项新的测试任务,即让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核潜艇连续发射全部16枚装备的R-29RM型潜射弹道导弹。

当日,“叶卡捷琳娜城”号装备齐全,成功潜入深海。指挥官下令后,第一枚导弹顺利升空。然而,突发状况随即出现。

当进行第二枚导弹的发射预备工作时,导弹的燃料系统突发泄漏,随即引发了一场火灾,迫使试射任务紧急中断。

尽管此次测试发射因意外发生的燃料泄漏而被迫中止,但值得庆幸的是,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并未在此次意外事件中遭受严重损害。

苏联并未因一次挫败而停滞不前,他们决定在这一技术领域深化探索与优化。目标依然是实现一次性成功发射16枚导弹。

经过两年的潜心钻研与技术精进,“诺沃莫斯科夫斯克”号,作为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的同级舰艇,成功完成了试射任务。在操作人员按下发射按钮后,仅用时3分44秒,该艇上装备的16枚导弹悉数顺利发射升空。

16枚导弹在极短时间内相继发射,场面宏大,震撼人心,其壮观景象不言而喻。根据事先规划,此次测试中仅首枚与末枚导弹准确命中预定目标,其余导弹则在飞行过程中执行了自我销毁程序。

刹那间,天际被火光与烟雾充斥,其壮观程度堪比历史上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场景。此次军事演习,苏联再度向全球宣告了其军事力量的雄厚,于世界各国中独树一帜,无可匹敌。

【苏联潜艇,美海军的噩梦】

在全球核潜艇技术领域,苏联曾是一个显赫的国家。在海洋军事力量对比中,苏联长期占据优势地位,超越了美国,同时也给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

到1991年为止,苏联的海军核潜艇部队总计装备了128艘核潜艇。

其中,战略性核潜艇总数高达92艘,具备强大威慑力的核导弹部队配备了36艘核导弹潜艇,而类似于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和“诺沃莫斯科夫斯克”的德尔塔4型潜艇就有7艘之多。可以说,苏联海军的实力足以让全球其他海军力量感到震撼。

此次,“诺沃莫斯科夫斯克”号成功连续发射16枚远程导弹,令美国感受到了威胁。随后的数年间,苏联与美国间的核潜艇事件频发,冲突不断。

1992年2月期间,在科拉湾的入口处,苏联的一艘核潜艇察觉到了美国的一艘核潜艇正在对其进行尾随。对此,苏联核潜艇立即采取了行动,直接朝着那艘尾随的美国核潜艇驶去并发生了碰撞。

1993年3月,巴伦支海区域发生了一起事件,一艘美国潜艇未经允许进入了俄罗斯领海。在这次事件中,美国潜艇与俄罗斯潜艇发生碰撞,结果美国潜艇遭受重创,随后它驶离事发地,进入了国际公海区域。

1994年3月,俄罗斯的一艘潜艇与美国潜艇发生了碰撞事故,这次事故导致两艘潜艇均受损。在三次交锋中,俄罗斯取得了两平一胜的成绩,再次向全球展示了其海军实力。俄罗斯作为苏联海军装备的继承者,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。

美国原本打算利用俄罗斯经济的下滑作为契机,削弱俄罗斯海军核潜艇的实力。然而,出乎意料的是,俄罗斯即便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,也依然高度重视并精心维护其继承的核潜艇。

因此,当前拥有苏联全部核潜艇遗产的俄罗斯海军,仍然是美国等国难以摆脱的重要威胁。尽管俄罗斯现役的核潜艇数量相比昔日的苏联已减半,但被淘汰的均为老旧型号。

当前在役的核潜艇源自苏联“冷战”时期的制造成果,这些核潜艇虽然数量有限,但其战斗力却相当可观。

德尔塔4型核潜艇共有7艘目前在役,其中领头的是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和“诺沃莫斯科夫斯克”号。这些潜艇均满载武器装备,处于完全备战状态。

这表示,只要俄罗斯有意,其军事力量能迅速抵达任何指定地点。尽管经济面临挑战,但俄罗斯在核潜艇方面的军事优势依然显著,这对美国等国家而言,无疑构成了重大威胁。

2018年6月15日,据环球网消息,全球五大最具威胁性的核潜艇名单由美国媒体公布,其中俄罗斯占据三席,位列名单前列。

让西方国家更为担忧的是,无论俄罗斯经济状况如何,该国都在积极推进新型核潜艇的研发,并致力于海军核潜艇及其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工作。

当前,俄罗斯正积极推进新型“北风之神”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部署,以逐步替换现有的德尔塔3型核潜艇。同时,该国正对德尔塔4型核潜艇及“台风”弹道导弹核潜艇装备的洲际导弹实施现代化升级。此外,俄罗斯还致力于新型潜射洲际导弹与核潜艇技术的研发工作。

故而,俄罗斯核潜艇部队的存在,持续构成对美国等国的潜在威胁,使它们的担忧难以消散。只要这支水下力量仍旧活跃,美国等国家就难以摆脱其带来的阴影。俄罗斯核潜艇部队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让美国等国时刻保持警惕,无法真正安心。可以说,只要这支部队存在,美国等国的忧虑便会延续。

【“叶卡琳娜堡”,正式退役】

“叶卡捷琳娜城”号,这艘令多国心生畏惧的舰艇,历经波折命运坎坷。

2011年12月26日,俄罗斯北部的摩尔曼斯克州,一艘名为“叶卡捷琳娜堡”的船只正在修理工厂按计划接受维护,所有工序原本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
然而,在执行点火操作时,潜艇周边的木制支撑结构意外起火。火焰迅速覆盖潜艇表层,涉及范围约150平方米。此刻,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正装载着16枚弹道导弹及鱼雷系统。

然而,幸运的是,在火灾发生之前,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已被安全关闭。因此,外部的火焰并未能侵入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内部,也没有对潜艇上的技术设备构成任何危险。

据国际新闻报道:当时,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潜艇上的大火持续燃烧了一整天,最终得以控制并被熄灭。值得庆幸的是,火灾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。然而,由于潜艇当时装载着满载的导弹,出于安全考虑,俄军决定让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潜艇沉入海底。

报道指出,此次迅速将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沉没于水中,成功预防了一场可能超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严重核危机。

然而,潜艇遭受了大火的重创,必须进行为期三年的大规模修复,才能使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重新投入使用。

为了确定火灾的确切原因,并追究因过失造成军事资产损失的责任人,俄罗斯北部海域防区的军事调查人员已介入调查,着手展开刑事侦查工作。

历经三年的精心整修,"叶卡捷琳娜堡"号已全面恢复并重返其所属部队,继续执行导弹测试及巡逻职责。

俄罗斯核潜艇技术不断进步,2022年底前,德尔塔级核潜艇中的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等将全部退役。

“叶卡捷琳娜堡”号核潜艇在其36年的服役期间,承担了众多任务,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事故。然而,这些并未削弱德尔塔级核潜艇在全球海军中的主导地位。此次退役标志着德尔塔级核潜艇时代的落幕。

自今年起,德尔塔级核潜艇将逐步退役,由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全面接替。北风之神级是俄罗斯迄今为止打造的顶尖战略导弹核潜艇,装备了新一代声技术和泵喷式动力系统,堪称俄罗斯最为静音的核潜艇之一。

该装备能配置多达6个鱼雷发射装置及16个导弹发射单元,同时兼容装备最先进的“布拉瓦”型潜射弹道导弹。

尽管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已达到高度先进水平,俄罗斯仍在不断推进其设计优化工作。至报道发布之时,俄罗斯已正式推出了更新一代的北风之神-A级核潜艇。

【结语】

自1906年3月19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颁布法令后,潜艇成为独立舰队,正式从海军编制中分离。时至今日,潜艇在苏联及俄罗斯国防力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,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苏联的潜艇编队遍航全球各大洋,令西方国家闻之生畏。

时至今日,尽管已过百年,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,苏联现代海军中的潜艇部队依然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历史篇章。

施征:俄罗斯核潜艇部队——西方海军的严峻挑战来源:《海洋世界》2001年第4期,收录于基础科学与社会科学Ⅰ辑·军事部分。俄罗斯核潜艇部队,对西方海军而言,构成了巨大的威胁。这支部队以其强大的水下作战能力,成为了西方军事力量眼中的恶梦般的存在,但在此我们更愿称其为严峻的挑战。俄罗斯核潜艇部队装备先进,技术成熟。其潜艇在水下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和机动性,能够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,实施精准打击。这种能力不仅让西方海军感到压力山大,也使其在海上行动时不得不更加谨慎。此外,俄罗斯核潜艇部队还具备强大的战略威慑能力。其携带的核导弹能够覆盖广阔的地域,对敌方形成有效的战略压制。这种威慑力的存在,使得西方海军在制定战略和战术时,必须充分考虑俄罗斯核潜艇部队的影响。综上所述,俄罗斯核潜艇部队以其出色的水下作战能力和强大的战略威慑力,成为了西方海军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。面对这一挑战,西方海军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防御和反击能力,以确保海上安全。

#深度好文计划#